2025-06-0909:13
来源: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:编辑近日,珮姐老火锅与逮虾记达成第三次联名合作,推出创新产品「粒粒青虾滑」。该新品以青豆与虾滑为核心组合,延续双方在火锅滑类食材领域的研发合作路径。
滑类作为真材实料的存在诞生,从最初的叫好不叫座到成为火锅渠道的标配,近年来市场增速明显。
在虾滑这个优等生的带领下,牛肉滑、鱼肉滑、猪肉滑、鸡肉滑等滑类产品也受到更多关注。
冷食传媒 | 姚简明
01
澳门豆捞带动企业竞相上马滑类
早期,火锅料产品品类比较少,一些火锅店就把自己处理好的肉浆、鱼浆直接拨进火锅里煮着吃,关于虾滑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澳门豆捞师傅手工制作虾滑,并将其应用于火锅场景。
2006年,还在太原做海鲜批发的福建小伙张金杯,在澳门豆捞吃到Q弹爽滑的虾滑后,成立了一家专门做虾滑的公司——海味尔,应该是第一批生产滑类的企业。
2007年,海味尔虾滑产品一经推向市场,就受到餐饮企业的喜爱。而幸运的是,在河北的一次推广试吃中,张金杯顺利地拿下了知名餐饮企业小肥羊的订单。
当时,小肥羊连锁店遍及全国,虾滑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视野,南方的某些企业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,将滑类产品工业化生产,几年时间里,一窝蜂地打入市场的滑类产品很多。
2010年前后,因口感好、利润高、销售渠道广,一些生产企业开始上马滑类,比如温岭方圆。
之后两三年,山东惠发、福建百洋、山东汇洋集团、山东佳诚、广州玖加玖、福州海味王等都推出了滑类产品。
02
起步遭遇滑铁卢伴随火锅业态自然增长
跟其他品类的一路成长路线有所不同,滑类起步就遭遇了滑铁卢。
当时,低端火锅料引发了许多“牛肉丸里没牛肉”、“全是香精香料”等言论。在不少企业看来,滑类制品甚至已经成为一改火锅料低价、劣质印象,打开另一番天地的敲门砖。
不过,在滑类制品上市后,滑类产品并未像业内预期的那样销量爆发。2015年,冷食传媒调查了全国各地的多家生产企业和多名经销商,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:很一般;以前有做,现在量很少甚至不做了;以前有卖,现在不卖了。
甚至较早推出滑类产品的温岭方圆食品表示,前期投入大,增量不易,不适合跟风。
究其原因,一是生产工艺的限制;二是销售渠道窄,相对单一;三是供应乱象严重,缺乏规范。
这一时期,伴随着火锅业态的增长,滑品类几乎处于自然生长状态:很多家企业都有生产,但销量处于不温不火。
03
消费升级+百变吃法+火锅业态爆发滑类需求暴增
近年来,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及消费驱动下,虾滑消费场景得到跨越式发展,消费市场势头向好。数据显示,2019-2022年,受消费市场影响中国虾滑食品市场规模略有波动,2022年市场规模为100.6亿元,预计2026年中国虾滑食品市场规模达173.1亿元。
同时,滑品类越来越丰富,虾滑主流产品之外,牛肉滑、鸡肉滑、猪肉滑等,在食材搭配上也更百变,竹荪虾滑、火龙果虾滑、玉米虾滑、鱼籽虾滑、虾滑丸、虾滑肠、烤虾滑。
这一时期,不得不提一个虾滑明星企业——逮虾记,2019年,新兴品牌逮虾记通过与玖加玖食品代工合作,切入虾滑这一细分领域。逮虾记只用了三年时间,公司规模就达到了10亿级,晋级“全国虾滑销量第一”。可以说,是逮虾记开启了虾滑品类的品牌化征程。
事实上,虾滑之所以市场火爆,主要有4方面原因:
1因为符合消费升级的高潜力赛道,具备大众公认的健康属性;
2大厂家和餐饮力推,容易做出网红爆品,如海底捞的鸡蛋虾滑油面筋、咸蛋黄虾滑;
3虾滑跳出火锅范畴,创造了许多新的消费场景,虾滑小吃、虾滑中西新场景纷纷涌现,就连麦当劳、肯德基都推出虾滑汉堡;
4随着社团电商的发展,也有一小部分虾滑进入家庭C端。
04
滑企业四大分类相关标准逐步完善
目前,滑企业可以分四大类:
☆一是水产类企业。包括逮虾记、鲜美来、国联水产、恒兴等为代表;
☆二是速冻食品企业。包括安井、正大、三全、海霸王、海欣、潮庭、百洋、纯极等一大批企业;
☆三是连锁餐饮、连锁新零售企业类,以海底捞、锅圈、盒马等企业为代表,大多以合作代工或控股源头工厂等方式来做产品;
☆四是线上平台“出身”的企业,包括大希地、东方甄选等企业,也以合作代工为主,例如大希地虾滑为广东环球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代工。
从产业布局上看,北海已集聚了国内虾滑产业约60%的工厂,虾滑产量居全国首位。
另外,滑类产品相关标准也在逐步完善。2023年7月,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,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提出,逮虾记公司牵头起草的《虾滑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。2024年4月,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起草,逮虾记公司参与起草、积极推动的《冻虾滑》国家标准通过审查。
在市场集中度较低,头部优势不明显的背景下,蓝海竞争充满可能性,滑类供应企业不断涌现,包括虾滑品牌化代表企业逮虾记也在扩宽品类,从虾滑到猪肉滑、牛肉滑、鱼肉滑、鸡肉滑。
相信伴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入局企业的持续增多、品类进一步丰富,未来滑类产业发展更加强劲,蓬勃向上。
30000+
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+
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+
交易额10亿